泸沽湖为川滇界湖,大部分在四川盐源县境内,近年来,县委、政府重视加强对摩梭家园建设和摩梭文化的保护,牢固树立“泸沽湖是世界的泸沽湖,摩梭文化是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”的理念,坚持“保护为主、开发为辅”,坚持“规划先行、基础先行”的保护建设方针,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提升,逐步走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重、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新路子。
“甲搓舞”摩梭语意为美好时辰的舞蹈。在四川盐源县泸沽湖镇的木垮、多舍、博树、舍垮等17个母系氏族部落和周边前所乡、长柏乡、盖租乡,木里县屋角乡等摩梭母系自然村落,以及云南的永宁、拉伯等数十个摩梭母系村落广泛流传。
相传甲搓舞是由72种曲调和72种舞蹈组成,完整流传至今的还有《搓德》、《了搓优》、《格姆搓》、《阿什撒尔搓》、《卧曹甲莫母》等10多种。摩梭人但凡祭庆典礼、红白喜事、逢年过节、庆贺丰收和战争胜利、祈祷神灵,或男女青年相聚,都跳甲搓舞,充分展示了摩梭人热爱生活,以及丰收的喜悦,节日的欢乐,男女间美好的爱情狂欢等等,又是摩梭青年男女表达情爱,建立阿肖走婚关系的重要媒介。
甲搓舞包含多种不同曲调、不同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舞步,往往是一曲接着一曲,连续不断的跳完为止。主要有《搓德》、《甲搓优》(邀请舞伴、宾客)、《格姆搓》(敬格姆女神舞)、《阿什撒尔搓》(庆贺战争舞)、《克咱杂》(找对象)、《三脚步不落地舞》等等。开始都以《搓德》作为大开场,又叫大跳,或迎宾,随着悠扬的笛声,手挽手的男女们以轻盈的舞姿开始跳。其基本的舞步是右脚起步,向右前方走八步后,右脚向后退一步,左脚跟进,左脚再前一步,右脚跟进,右脚再后退,右脚再跟,然后左脚又上前,右脚跟上,以此边跳边前进。当《搓德》跳到一定时段时,领舞者随之改变为欢快的《甲搓优》音乐,跳到规定时段后才接着跳下一曲。
《格姆搓》即格姆女神庆典舞,手牵手的队伍两两相对,面向右前方的人右手由上往下画圈圈,同时右脚起步,向前走三步后,左脚踢出,然后先左脚后右脚向前走两步后,左脚踢出,面向左前方的人左手划圈,左脚起步,步伐时而明快,时而粗犷豪放;随着音乐的节奏,队伍两两相对,一人出左手一人出右手,食指相勾。面向左前方的人左脚起步,向前走三步后,右脚踢出,然后右脚原地踏两步后再踢出;面向右前方者相反,整个舞步婉如优美的纺麻动作。
《阿什撒尔搓》舞基本的舞步按相应的音乐队伍相互挽手,右脚起步,向右前方前行三步后左脚踢出,然后左脚起步向左前方走三步后右脚踢出;另一种是队伍两相对,两手相牵,跳时,牵着的手在面前对脚就举起,在身后对脚就放下。脚步(以侧向左面的人为例)为:右脚起步,向右前方走两步后,右脚向左前方勾起,然后右脚落地退一步,左脚又向左后方勾起,勾起的脚就是与旁边的人相对。热烈狂欢粗犷豪放,反映战争胜利,击溃敌人后的喜悦。
据摩梭原始宗教达巴教经典记载,以及泸沽湖周边山洞崖壁上的原始舞蹈壁画等表明,甲搓舞可追溯到史前的石器时代。甲搓舞的起源是多元性的,有起源祈祝神灵;起源于生产生活、狩猎;起源于庆祝战争胜利、丰收时的狂欢;起源于远古男女求偶等几种说法。舞蹈以群体性的群众表演为主,歌、舞、乐紧密相伴,舞曲旋律优美,舞步多姿多彩,融观赏性、趣味性、参与性为一体,历史气息、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浓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