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邛海宾馆隔海相对的小渔村,过去不叫小渔村,叫海丰村。当然这里所说的海其实不是海,是邛海湖。把小渔村说成是村,也一点都不对,因为过去那里没有一间房,怎能叫村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家家户户的经济都不宽裕,物资短缺,我经常跟随两个姐姐一起走路到邛海的浅水边拾贝。那时,海边贝壳多,浅水区很长。我们把裤脚卷起,就在水里走,脚踩到贝壳捡起来放在背篼里,用不了多久就能捡到一背篼,背回家后破开,把黄色的肉洗干净,切成丝,放点油炒来吃,非常好吃。所以,每到夏天放暑假,我们隔三岔五就往海边跑,去捡贝壳。那时海边没有一户人家,全是芦苇和杂草,那是我对小渔村的第一印象。
1980年代初,我已高中毕业,某一个下午,相约同学去海边游泳。我们从邛海宾馆下水,游到一半准备返回时,湖面起了风,风很大,水面上翻起白鹅浪,一浪接一浪把我们打得老远,根本没法往回游。由于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,一时都慌了。“怎么办?”同学说,只能顺着海浪往对岸游。我从没有游过这么远,心里害怕极了,但这种情况,也由不得你,只好硬着头皮往对岸游。我们顺着浪游就快多了,不多一会儿就看到了湖岸,便拼起命地游起来,手都能碰到杂草了,还在使劲游。直到看到同学站起来,我才跟着站了起来,一看水才齐至小腿深,原来已游到浅水区。仿佛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一样,我们拖着沉重的双腿向岸边走去,脚下突然又踩到了熟悉的东西,捞起来一看是贝壳,极目四望太熟悉了,原来是到了小时候捡贝壳的地方——小渔村。
“回不去了怎么办?浪还是那么大,衣服、裤子还在对面邛海宾馆的岸边,天色也晚了。”就在我们心里打鼓时,一艘小渔船划了过来,我们说明情况,请求大叔把我们送到对岸,大叔很爽快地划船把我们送了回去。这是我唯一一次横渡邛海,与小渔村不期而遇,至今也难以忘怀。
转眼,30多年过去,小渔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随着西昌旅游业的发展和邛海湿地公园的打造,小渔村已经变成了邛海湿地公园里的美丽景点,乡村农舍怀抱邛海,竹林里、柳树傍,仿古廊坊、亭台楼阁……农家风情、渔家乐趣,朴实而自然地融入到周围的美景当中。在小渔村,不仅可以欣赏美景,最重要的是,在这里可以尽情品尝“海边烧烤”,有各类湖鲜诸如炒田螺、醉海虾、烤海鱼、烧海鳖、烧板鸭等等。
当然,小渔村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的出名,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。那时候,一排排吊脚楼渔馆兴起,到小渔村吃鱼、吃虾、游玩是游客来西昌的必游项目,因为那时候的西昌也没几处可耍的地方。每有朋友来,必带到小渔村。在我的记忆里,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带过朋友去小渔村吃鱼、吃虾了。所以,这次整理《时间的痕迹》影像档案时,把小渔村作为了一个重点,可我怎么也找不到小渔村当年有吊脚楼的照片。去过这么多次,不可能没有拍过照片,于是,浩大的寻找工程开始了,父亲冷登亿的底片和我的底片加在一起足足有几万张,
要在几万张底片中找几张小渔村吊脚楼的照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汗都找出来了,也没找到。好在,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一天,在办公室堆放老黑白底片的箱子里,随意拿出一卷。呵呵!就是要找的小渔村吊脚楼底片。父亲1988年拍摄的《海丰村农民自办旅游》的底片也找到了。扫描出来一看,这地方就是我们小时候捡贝壳的地方。
从《海丰村农民自办旅游》的照片中可以看出,那时候小渔村旅游刚刚兴起。村民们在海边搭起雨蓬,摆上几张木桌、几根小凳子,用脸盆生碳火烤鱼,烤虾,就开始接待客人了。那时经营规模不大,也就十来个雨蓬,男的负责划船到邛海公园拉客,女的就负责烤鱼、烤虾。一时间,这个新兴的旅游景点红火起来。到了1990年代,村民们在海边浅水区建起吊脚楼,一个建,两个建,小渔村吊脚楼如雨后春笋般越建越多,一排排在海边形成了规模。除了吃鱼吃虾外,游玩的项目也渐渐增多起来,骑马、打气枪、打沙包等等。一到节假日,来这里游玩的游客之多,吊脚楼渔馆的生意之火红,去晚了还会找不到位子。但由于这粗放型的旅游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,吊脚楼渔馆洗鱼、破鱼就在海边,污水直接排进海里,久而久之,海面上形成了一层油污层,海水开始富氧化。沿着小渔村的海边,更是污秽不堪,还没走进小渔村,远远就能闻到臭味。1998年,西昌市环保局对西昌邛海水质进行调查,邛海水质一年比一年差,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,如果不采取措施,邛海会像云南的滇池一样,变成死水一潭,到那时再治理难度就大了。
2000年后,西昌市下大力气整治小渔村,逐渐拆除了沿湖的吊脚楼;2006年的“一办三创”以及后来邛海湿地的恢复建设,成就了小渔村景点今日的辉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