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门父子三词客,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纵观中国历史,没有哪一家,能像苏氏家族一样,培养出三位杰出人才,占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,被传为千古佳话。
苏轼才华横溢、气度豪迈,他的文章和事迹誉满中华。历代人们对这位大文豪的仰慕,可以说是,始于斐然才华,终于人格魅力。
他曾在《六事廉为本赋》写下“功废于贪,行成于廉”,主张“保民生”“与民同乐”,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。苏轼所到之处,言行如一、勇于担当,屡遭贬黜而无怨无悔,令后世景仰。
苏氏父子三人,为文、为人、为政,都被后人推崇为理想的标杆。三苏之所以为历代传扬,与其醇厚家风有很大的关联。
《说郛·卷四十一》记载三苏故事:
眉山苏洵,少不喜学,几壮犹不知书。年二十七,始发愤读书。举进士,又举茂才,皆不中,曰:“此未足为我学也。”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。嘉佑初,与二子轼、辙至京师。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,士大夫争持其文,二子举进士,亦皆在高等。于是,父子名动京师。而苏氏文章擅天下,目其文曰“三苏”,盖洵为老苏、轼为大苏、辙为小苏也。
三苏父子是我国历史上彪炳千古的人物,读书正业、孝慈仁爱、非义不取、为政清廉,三苏的家风家教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孕育,又在三苏的实践中彰显,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2022年6月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三苏祠考察调研时指出:有什么样的家教,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,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,要从三苏的家教家风中“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”,管好自己和家人,加强家风建设,树立良好家风,夯实干事根基。
三苏祠景区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,祠内庭园红墙环抱,绿水萦绕,古木扶疏,翠竹掩映,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。俨然像吟咏的一首首优美的抒情诗、弹奏的一支支动听的古琴曲。大家非常熟悉的电影《红楼梦》曾在三苏祠内拍摄黛玉葬花等场景。
什么样的生活令人向往?有人说,去有风的地方。
在宋朝,人们仿佛就住在有“风”的地方。
细品浮生,闲弄风雅,听琴、品茶、书法、绘画、焚香、插花,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名士,还是奔波忙碌的市井百姓,宋人热衷于以点滴雅事陶冶情操。
一张琴、一盏茶、
一支笔、一幅画,
一事一物尽显风雅。
人间烟火味,最是抚人心。东坡印象水街,缘起于眉山的水、人文和街巷印象。项目以东坡文化为内涵,川西宋风建筑为载体,传统中式园林为基础,将文化、旅游与商业相结合,打造以情景式旅游商业为核心,双水岸购物街,沉浸式歌舞剧,精品客栈民宿等多元化业态为一体的旅游商业风情水街。
一水两岸,坐拥万象,尽显繁华。
人文与烟火都迎面而来。
东坡河沉淀着大宋朝的繁华,在三苏祠旁汇成梦幻水街。豪放的风把古建筑吹得飞檐翘角,婉约的月辉映着今日的流光溢彩,多情的眉山演绎新版的清明上河图。
岷江水携一樽月把东坡的诗词流淌出来,在诗书城汇成印象水街,古桥头风波未定,穿林打叶声呼啸而来,栈道里玩逆旅,你我皆行人,不必徘徊;竹林中品人生,沉浮漂泊,盏中制约。
眉山水街,处处上演幸福的新时代。天上宫阙不胜寒,
人间生活最实在,东坡到此定忘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