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 侯丽芳
目前,西昌老城区正创建国家级4A景区,老城区的改造工程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涅槃重生后,将以崭新的容颜与新城再次握手。
很早以前开始,西昌南门城外常发洪水,威胁两岸民众生命财产安全,为了阻止洪水,周围民众曾将河道里的石头搬来堆积在河边防洪,久而久之,这“码”(堆)石头的地方就成了“石码子”。虽然后来路修好了,河堤也修高了,两岸的民众再也不用担心洪水的侵扰,但“石码子”的叫法已经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,并一直沿用到今天。
很长一段时间里,枯水季节时段,石码子与南门外宽阔的河坝上形成一个规模较大农贸市场。由于不是正规街道,脏乱差的形象,还被人贬称为西昌的“小香港”。为了彻底改变石码子的样貌,使它变成一条宽阔漂亮的大道,“石码子”将在改造后迎来涅槃重生。
西昌地处西南边陲,川滇咽喉要冲,是历史建治之地。解放后至1960年代,西昌城区面积仅1.3平方公里,型为扇,白塔为扇柄。城内有九街十八巷,城外有西街、河东街、鱼市街、通海巷等,而四牌楼居城中心。
其中,四城门(南北为双门),城墙完好,后西门、北门、四牌楼和城墙被拆毁。南街、西街为商贸区,石塔街市旧货摊,后迁至石码子,北街为禽畜交易市场。商旅店集中于西街和大巷口,马脚店(骡马店,赶马和背运货物者称脚夫)遍布西门坡和马水河一带。当时西昌仅有东西河两座小型水电厂,照明只能满足机关单位和一些公共场所,百姓均以煤油点灯,有的贫困户还处于灯下黑。街道无路灯,夜市商铺、街摊均以马灯照明,行人只有用手电筒,条件异常艰苦。
脏、乱、差,
石码子成西昌“小香港”
对此,龙怀鑫老人在《从“卢林桥”到“南门河”》一文里面写到,最惨烈的是1955年洪水冲东街,那是一个打雷下雨的深夜,满河汹涌的洪水奔腾直下,将原猪市坝一棵树冠达二三十米的大构皮树冲倒于河中,被拦堵的大股洪水顺势从猪市坝缺口冲出,将人口稠密的东街南段全部席卷无踪;并乘势滔滔而下,不但吞没了大片农田和房屋,冲死和失踪人数达到了200余人,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。
不过,到了枯水季节,河中也只是涓涓细流。因此在六十年代以前,南门外宽阔的河坝便成了西昌城外最大的农贸市场,即在石码子与后街之间的河坝中弃石平地摆摊,四乡八村农副产品都集中来此集贸,小商小贩圈地为摊,并主动分品别类归市。按照蔬菜、水产、农具用品、餐饮小吃、鱼类海鲜等有序排列为市,形成一个品类齐全、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。
对于“石码子”的说法,西昌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张正宁也告诉记者,这里最初并没有街道,它只是一个由河流冲击形成的河滩。由于不是正规街道,周围的很多民众就在这里摆摊设点做小生意,导致这里自来就很混乱。
从此只能留在记忆中
记得有人说过,一座有年轮的城市,会有一个安静的倒影,即一座新城,一座老城。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,躺在席梦思上,倒是怀念硬板床;或者在新城里生活,老城里怀念。
对老城的记忆,见证者就是周围的住户。记者通过走访石码子一带生活了几十年的住户,发现所有房子都是世代沿袭留下的“遗产”,它承袭着几代人的记忆。谈到在老城生活了几十年,既心酸,又感慨。
李治凭老人说道:“即使条件不好,我们在这里也住了几十年了,祖先的痕迹都还在,那些碑刻、铭文、井栏、砖雕、水井和瓦。想着即将离开老城,竟有些睡不着了。”
石码子:老西昌的城事记忆